跳到主要內容

我愛烈嶼─大小金門走透透


我愛烈嶼與大小金門走透透(2018.5.9-12)

DAY1

   雖然天空不作美,前一日搭捷運松山機場踏查路線,在機場時從航空公司飛機航班資訊表顯示金門大雷雨(高度400公尺)而且有班機延誤,後來才得知當日中午時分開始下大雨,一直下到晚上,新聞還報導降雨量破紀錄,光是小金門降雨量就超過二百毫米,部分街道小學還嚴重積水。好友打電話通知我們是否要取消行程,我們電話連絡租車公司及確認機場航班正常起降,還是決定按時出發。隔天到達金門後下午天氣就轉晴了,水也退了,沒有影響這次的旅程,感謝上帝幫忙。
據了解金門霧多,飛機延誤是正常,還是提早去機場有備無患。我們的班機早上0700起飛,需0620前報到完畢。捷運松山機場雖可到達,因時間太早來不及又要帶行李不方便。所以決定騎機車去機場,我們騎小愛20分即抵達機場,停車費一天只要20元,真方便(後來發現金門人大部份的人也是把機車放在機場)
在候機室時遇到一群小學生正要搭機前往金門校際交流,結果歡樂聲充滿飛機裡,旋槳小飛機起飛後,所有小朋友非常興奮,飛機爬升、轉彎時學生們都忍不齊聲歡呼,好像初次搭雲霄飛車的感動,因為班機上還有其他旅客,導師看不過去,只好出聲制止,請同學嘴巴閉起來,全飛機一半以上都是學生和老師職員等,好像是校外旅遊的專機,真是快樂的小孩。
很快的,一個多小時就抵達金門尚義機場。通關和領行李都很快,我們直接去機場服務櫃檯,找到租車公司,服務人員很快地交給我們一部速克達機車(GT125)兩頂西瓜帽,給我們一張地圖簡單給我們行程建議後,我們將行李交給租車公司協助托運至民宿,就開始騎車環島。


82據點海龍部隊碉堡
騎在一望無際綠樹矗立兩旁的中央公路上(環島路),帽子被海風吹的卡卡作響,平常騎重機都戴全罩式安全帽,如今感覺就像戴鍋蓋很沒有安全感,還好路上既車少又無人,我們兩人就這樣悠悠哉哉地開始我們的外島自助旅行。

第一站本來準備去爬太武山,騎到料羅港後折返,途經82據點,順便繞到海邊參觀,到達據點後竟然是海龍部隊(成功隊)小隊部,雖然只有我們兩人,但是這裡的碉堡還是有兩位志工駐點服務,為我們開燈引導我們參觀,讓我們在坑道內能順利瀏覽強上的舊照片。以前服役放假時,在左營街上經常看到穿紅短褲白色蛙鞋漢草」很好的阿兵哥,雄赳赳氣昂昂的身影及紅短褲就是蛙人部隊的制服。那時候我們平時跑步訓練是五千公尺,他們是一萬公尺。每位蛙人都是經過嚴格訓練才能成為成功隊的隊員,穿上紅短褲是一種榮譽,那時候當兵如果你說是海軍陸戰隊,別人一定對你另眼相看,不過如果你說的是兩棲偵搜營的成功隊,那別人對你就是讚嘆seafood!了。我還記得有一年部隊參加國慶閱兵,隔壁連就是兩棲偵搜營官兵,他們光著上半身碩壯的體格,蹲坐在橡皮艇上,手持划槳,在陽光下閃閃發亮,其中一位士官長,頭髮已經灰白,但是姿態就像是少林寺的十八羅漢,令人映像深刻。


中正紀念林
接著我們經過太湖、中正紀念林、823戰史館、金湖飯店購物廣場,中午時問當地人哪里用餐,他建議到附近談天樓吃牛肉麵,到達之後才知今天沒有營業,只好換隔壁的喜相逢吃刀削年肉麵(90),燒餅(12)都好吃。
在超商補給後前往太武山走步道,從太武山公墓(忠烈祠)墓地看見猶如外國影集常見的草坪式墓園,整齊又乾淨。順著路標前進我們到達玉章路,旁邊有座涼亭,因為天氣很熱我們此休息小睡一番(劉玉章將軍雕像旁),和風伴著鳥鳴,路上無人遊客也還沒上來,安安靜靜真是慢遊的好旅程。
接著經過中華電信大鐵塔,然後是鄭成功觀兵棋處,此處斗門古道可下山是攀登太武山的另一條捷徑。從山頂可眺望景色優美良田千畝靠山面海。最後到達毋忘在莒石壁留影後,再前往海印寺走走就返回民宿歐厝聚落休息。
太武山山頂遠眺斗門

來福民宿是傳統閩式建築三合院,主人親切接待我們介紹我們可到海邊走走,於是我們就前歐厝海灘踏查(有兩位志工駐點服務勸導民眾注意安全),附近有新的廁所及洗腳檯。然後前往金城晚餐(蚵仔麵線米粉;人氣蚵嗲)。結束第一天的行程。
太武山防禦工事牆

DAY2

人氣燒餅店
金門綠化很完整

排隊美食
小金門的芋頭是特產


從民宿到金城7分鐘車程,順道經過后湖海邊公園踏查,騎車經過市場時有家燒餅店許多人排隊聞香下馬跟著排隊,隔壁油條也不錯吃。巧遇台灣自由行路人甲推薦我們去品嘗知名小吃(後來在小金門勇士堡又遇到他們夫妻,真是有緣,他們又推薦靠海邊秘境碉堡景點),因此早餐便往金城莒光路永春廣東粥(客人很多也要排隊)。然後到水頭搭船到小金門,悠遊卡可用(機車加上個人100元船資、個人40)30分鐘一班航程10分鐘非常方便,回程時老婆看見超可愛芋頭吉祥物(我愛列嶼)當然要打卡拍照,今天水頭碼頭從大陸福建過來的進香團(約千人)56據點、將軍堡(會議桌)、途中走北環道經過間金門大橋施工處,已經開工2(海上橋墩大約做了二分之一),預計3年後(2012)完工(烈嶼北環道接金寧鄉慈湖旁邊慈湖路)海上橋梁全長5.4公里(20年來,據說這座橋被戲稱為選舉浮橋選舉時浮出來,選後又沉下去!),最後在馬英九時代敲定正式動工,完工後對大小金門的交通應該相當有助益,而且未來有可能連接金廈跨海大橋,開車可以直達廈門。鐵漢堡至勇士堡坑道是通的,地雷展示館介紹各式各樣的地雷,地雷聲光互動體驗區很有趣,出口在鐵漢堡,看見二隻黃牛邊吃草邊唱歌(他只會叫哞哞!),坑道入口就是三層樓民宿芋頭冰(餐廳),我們繼續沿海邊自行車道尋幽攬勝(遇見一隻戴勝鳥),經過陵水湖、戰車堡據點、三民主義萬歲牆,路徑標示不清楚走過頭,到達南山頭坑道折返。最後到達烏嘴尾(烈嶼最西邊)觀景台。回程午餐尋小吃店未果(本日公休)莒光日,東林村的路標八達樓子(機槍堡),返回黃厝三層樓午餐兼吃冰,(午後一點30)套餐四菜一湯外加芋頭冰,回九宮碼頭參四維坑道(四點多到達,坑道五點關門),搭船返回水頭,經過調查局福建省調查處,老婆問我金門是屬福建省嗎?我說當然金門縣是屬福建省,馬祖連江縣也是屬福建省。
勇士堡

四維坑道

碼頭上準備迎接大陸進香團
渡輪可上機車
八達樓子
從小金門最西邊眺望對岸廈門
海邊自行車車道
海邊到處是防禦的散兵坑
75山砲

勇士堡



戰車堡(戰車直接開到碉堡內)
宗祠門或牆壁一定是黑色
慈湖栗喉蜂虎候鳥保護區
慈湖栗喉蜂虎候鳥保護區
慈湖對岸廈門夜景
接著參觀水頭古聚落、金水國小、得月樓,途經金門城遺跡、古崗湖、珠山聚落,回歐厝民宿休息再出門前往金城晚餐(楊家),先到莒光樓參觀,夜景超美。
碉堡內的標語

得月樓
金門的logo
水頭聚落(有特色洗衣板及古井)

晚餐後(楊家),參加由金門縣政府舉辦的免費夜間導覽,0730-1030(很棒的導覽)正式名稱為後浦小鎮夜間導覽走透透(後浦就是舊稱,也就目前金城鎮的老街)專人解說,樂趣,不虛此行,從歷史建築到城隍廟,從總兵署出發,北鎮廟(兩旁山牆擋煞氣)、將軍第(皇帝賜一塊殿前地磚)百年雙喜牆不退色、陳賜宗祠(黑色外牆)、內武廟、吳江書院(博士榜、進士牌)、外武廟(關公)、浯島城隍廟(一般城隍廟入口處牌匾是你來了,出口處是算盤人算不如天算)、陳吟詩洋樓(老師出身,子孫僑居新加坡,政府目前蓋外牆屋頂保護古蹟)、秋良功母節孝坊、模範街(五腳基,原文FIVE FOOT WAY,英國人在新加坡統治期間要求住戶屋簷下公共走道的寬度(5個腳掌長度),演變成馬來語KAKI (腳基)LIMA )、總兵署結束導覽。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總兵署內有真正的奏章(滿文、漢文並列),電視劇常見的官府衙門,清朝的官府服飾,武秀才要至少提起一個不同重量大石塊(大約有120KG,我都搬不動)、另外也介紹閩式建築特色屋及燕尾、馬背式屋脊(有金木水火土等五行的造型,各取不同的意義,例如水順順利利、金取金元寶的樣子代表財富、土是方形,都在金門的廟宇兩屋瘠兩旁),花瓶雕塑(平安)、彩繪、交趾陶,每戶人家的大門口的牌坊意義,紫雲(黃姓)、渤海(許姓)、高陽(高、封、甘、歐陽)等姓氏衍派堂號,有戶人家門牆上各有松、鶴、竹、鹿四幅畫的寓意,原來是尚好得祿(閩南語發音)榮華富貴得寓意
這張圖含括金門常見的三種屋脊造型
總兵署
總兵署
水頭聚落的洋樓

Day3

騎車到金城買早餐(燒餅)回民宿吃,今天準備繞金門一圈,從后湖海邊遊樂區開始,前往尚義海堤,成功海灘(踏查觀賞夜間藍眼淚海藻出沒處)、成功坑道、正義反登陸鐵樁,陳景蘭洋樓、固若金湯公園、823紀念碑、山后民俗村、獅山砲陣地,馬山播音站、觀測所,銘傳大學金門分校,顏氏節孝坊,瓊林戰鬥村(地下坑道閩式建築古聚落),北山古厝,反空降堡、古寧頭戰史館,北山斷崖,北山播音站、慈湖三角堡(賞鳥區)、觀海平台、慈湖落日、慈湖橋觀賞兩岸夜景(可見對岸高樓二面電視牆)、金城晚餐(重慶小吃)、買伴手禮(貢糖麵線酸白菜)、回民宿休息。
旁邊的坑道可以停小艇

Day4
成功海灘上的景點

金城買早餐,歐厝海灘散步,遇見婦人在海邊挖貝殼,我們也動手幫忙挖,回民宿整理行李請租車公司托運到機場,參觀珠山聚落、翟山坑道、回機場準備登機返台、壯觀的機車停車場,回程時經過機場正對面有兩尊風獅爺其中一隻是公的一隻是母的,特別是公的(有的是刻葫蘆)、它雄性生物特徵被漆上黃色油漆非常有趣、機場的停車場停滿了機車、有的車子還用車罩蓋住,可能等回金門時可騎乘
歐厝海邊
金門分校
銘傳金門分校校舍

模範街

老街的老店鋪
將軍堡
陳景蘭洋樓
翟山坑道
瓊林
翟山坑道
和平鐘解說牌
山后村
金門是閩南沿海的一座小島,十九世紀末,金門居民大量遷徙東南亞。成了閩南僑鄉之一,也是前線戰地,特殊的歷史背景,讓金門展現出閩南、戰地、和僑鄉三種文化的獨特魅力,這四天所到之處不是保存完整的閩式建築古聚落、祠堂及眾多代表僑鄉文化的洋樓,遍布全島海邊的碉堡、反登陸樁、地雷區、防砲碉堡據點、馬路十字路口的機槍堡及防禦工事。再就是各地區的坑道,尤其是小金門的四維坑道及大金門的翟山坑道,當初不知是多少官兵流血流汗辛苦的成果,曾經在外島當兵的人,舊地重遊時應該會有特別的感受。雖然當時並非天天有砲擊,但是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平安無事順利退伍(據說勇士堡的駐軍被對岸的水鬼摸哨幾乎全班陣亡,後來該據點就關閉),所以,以前抽中金門馬祖的官兵,都戲稱抽到「金馬獎」。還記得念士校時有位同學,抽到外島的「反共救國軍」據說報到前要先寫遺書,一旦發生意外才不至遺憾。我們在參觀海邊碉堡內,也常常在牆上看到要大家平平安安回台灣的標語,而且坑道內非常潮濕地面經常是積水,聽說以前官兵要每天把棉被哪出去曬太陽,實地走一趟之後發現應該所言屬實,再來就是官兵的戰備糧食、(牛肉、豬肉)罐頭糧食等補給品,也都是相當有特色,都是為了因應砲戰期間戰備的需求,能夠持續供應官兵的後勤補給所產生的生活物品,以前金門大都是軍人,最鼎盛時據說有十萬大軍,所以官兵休假時,金城街上都是阿兵哥,金門的店家休息日不是星期日,而是配合部隊的作息星期四莒光日(當日在部隊是不能請假的),現在雖然已經不是軍管時期,有些店家還是休星期四,哪時還有冰果室,電影院,甚至還有「軍中樂園」之稱的特約茶室,如今都隨著時空的轉移而成為遺跡。
古厝、風獅爺、宗祠、廟宇、洋樓、戰地史蹟,就成了金門的文化元素,當然金門的自然生態也頗具特色,例如海岸線的乾淨白沙灘,因為過去長期的軍事管制,保存相當完整。湛藍的天空加上崢嶸的岩石,向來素有「海上公園」之稱,自然生態方面有候鳥栗喉蜂虎自然保護區(慈湖三角堡旁),白鷺鷥、水鴨子、燕鷗、戴勝、環頸雉等,都可以在田野間看到牠們的蹤影。
這碗麵線有別於台灣的麵線很好吃
海灘上徒手挖到的貝類
婦人在沙灘上挖貝殼
海邊遇見一隻可愛的戴勝鳥
在這幾天的旅程中最常吃得小吃就是燒餅、蚵仔麵()、蚵仔煎、蚵嗲、廣東粥,唯一遺憾的是沒有吃到炒沙蟲和看到藍眼淚,雖然我們沒有買菜刀和高粱酒,但是花生貢糖、酸白菜我們可是裝一箱回台灣分享給親友團,吃喝玩樂就是旅行的目的,騎機車、走太武山步道、鑽坑道、踏海灘、聽海濤,是這趟金門之旅漫遊走江湖的方式,不同以往的團進團出、上車睡覺、下車尿尿的套裝旅遊,要看的景點都是我們兩討論好ok,也沒有購物行程,被包裡裝著礦泉水和燒餅乾糧,走到哪裡吃到哪裡,走累了就在山上的涼亭睡覺,聽著鳥叫吹著涼風享受自然的豐盛,金門的馬路簡單又筆直,兩旁的樹木都高高大大,這都要感謝以前國軍官兵辛苦代價,還有現在每天默默在整理維護的工作人員,前人種樹後人乘涼,而且還要靠大家維護才能長長久久。綠色、迷彩、磚紅色是金門的特色,導覽解說員幽默風趣又談古說今的讓我長知識,也對閩南建築及人文有更深刻的印象,悠閒吃草的黃牛、整片小麥田的田野風光、熱情的人情味及「金門是我家,整潔靠大家。」標語,是個人這此旅遊最喜歡的部分,值得玩家細細品嘗的地方,有機會再來探訪。
金酒公司

山后民俗村
反登陸樁散佈在許多攤頭
坑道內很涼爽
固若金湯公園
山后村

獅山砲陣地
馬山播音站



金水國小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