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竹五指山橫向步道__2022_10_08

今天是1010日連假的第一天,我們準備去走上次沒有走完的五指山橫向步道,中午預計到灶君堂附近網紅窯烤手工披薩午餐,所以天亮我們就起床,整裝準備開車往新竹出發,7點多到了楊梅休息站之前已經塞車了一小段,看起來連續假期的人多加上新冠疫情的關係,大家也按耐不住宅家的感覺,紛紛出遊,透氣轉換心情,果然在休息站看到一車一車的遊覽車開到這裡,讓乘客上廁所休息,可想而知,這幾天台灣的各風景區一定是塞滿的車子和人潮。


在楊梅休息站短暫休息之後,我們就繼續往南走,這一路到新竹之前,車多壅擠,車速最快大概只有20公里左右,走了將近40分鐘才到竹北交流道,好不容易下交流道之後,逃離車潮,往竹東大約半小時就到達五指山,比原計劃的時間慢了大約1個多小時,雖然高速公路上車多,但是這附近的風景區人潮還算可以,爬山的人並不多,勘查地形及路線後,我們決定先從山下的觀音寺往上爬,走猴洞一線天後,接橫向步道,到最後到上一次登五指山的第二停車場,再走一小段仙洞步道,到手工窯烤披薩店午餐,最後再沿馬路走到停車場取車。




初步擬定登山計畫之後,大約940就整裝完畢,慢慢的從0Km的生態步道往上走,這一路是上坡還算好走,在闊葉林裡天氣涼爽,慢慢走很舒服,整體來說這裡的步道整修的還算完整,沿路都有棧道及石階,走起來相當安全,雖然如此,走沒多久之後衣服就慢慢的濕透了,老婆也走得滿臉都是汗,她的眼鏡被熱氣蒸得看不到視線,只得走幾步路就要停下來擦眼鏡,另外,今天的天氣也很特別,跟上一次比真的是天壤之別,上一次是晴空萬裡,天氣稍微炎熱,今天正好相反,雖說是晴天,但雲霧瀰漫整個樹林,整條步道上很像是在太平山夢幻的見晴步道上的感覺,沿途還有蟲鳴哇叫的聲音,聽覺非常的豐富,當然爾還是會聽到山下怪手施工達達的聲音,不過沿途上大部分是我們兩個人走路的聲音,偶爾會遇到幾個遊客。





從觀音寺  一路直上

從猴洞的生態步道上起登是屬於較原始的低海拔林相,蕨類和姑婆芋是這裡的主角,但偶而會出現幾棵百年的大樟樹,上面也是佈滿了蕨類植物,生態上相當的完整,通常一個森林中需要有大樹小樹爬藤類加上在樹枝上及樹下的蕨類,許多蘭花就是要長在潮濕的環境中,甚至是附在大樹的樹幹上,可見這片土地曾經是平靜的度過了幾百年的颱風與地震還能繼續留存下來。有網路上文章非常推薦走入山林療愈身心,因為在這種寧靜的環境會讓我們交感神經系統放鬆下來,而且只要你花一兩個小時就可以達到這樣的效果,簡單易行的方式就可以養生,難怪現在從事野外活動的人越來越多。


橫向步道的第二段是從受北宮的登山口區分,往上走就是五指山登步道,這裏的步道以棧道為主,上下起伏不大,而且還有幾處景觀台,可以供遊客眺望遠方的竹東鎮及附近的山景,林相方面大致相同,不過後半段就有杉樹林出現,偶爾會出現桐花樹,最後下坡路段是竹林,整個步道的終點是竹林禪寺的樓梯口,全長2880M,上坡大約走了2 個半小時。整體而言步道上的設施還不錯,下坡路段要注意石階上的青苔,避免滑倒。


金龜岩



一線天




從猴洞金龜岩生態步道路程約60分鐘左右,第二段走完大約一個多小時,我們從竹林寺下山後再走一小段路往仙洞步道,步道的終點就是手工窯烤披薩,本來想在這裡午餐,沒想到因為國慶假期人潮湧現,戶外區坐滿了遊客,雖然還有空位,但是老婆詢問了一下之後才知道如果要等候用餐大約需要一個多小時,於是我們就作罷,改到灶君堂前面的小吃攤吃臭豆腐和板條,解決午餐後,就沿著公路走回停車場,從早上9點多出發到下午1點多抵達終點,包括休息用餐時間,總共花了333 分,在停車場拿出snow peak等野營椅 小憩一下就開車回家,結束了愉快又豐富的一天。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霞碦羅古道 2025_0122

  期待已久的霞客羅古道健行終於順利成行,4點鐘起床,4點半出門,就像是雪山攻頂的行程,只不過不是住山莊,而是溫暖的家,其他的感覺就是走百岳的路線。 大山壯麗景觀常讓生死相許(累得半死),明明就是睡不著吃不下去,有時還頭昏腦漲,喘不過氣來,走到最後都會變成開始懷疑人生,為什麼要這樣對待自己,不過回家後又開始懷念山上的風景,冷咧空氣拂過臉上的感覺,腳下踩過松葉的柔軟舒適,夜空中閃耀的星星,登頂成功時朝陽灑過山谷的悸動,忍不住衝動又想何時再山上去走走!這就是登山客的愛恨情仇,一言難盡啊! 不過人生的賞味期限是有限的,轉眼就過期了,不好好把握時機,就只能說往事只能回味了,人生得意須盡歡 莫使金樽空對月,這首詩的意境真的非常棒,所以愛山的人,再忙再累也要請假去爬山。 不過年紀大了還是要識相一點,就這樣,行程較緊湊的百岳行程改成古道健走,攀爬高山岩頂路段換成賞楓之旅,感動還在,初心永存,只是不再有高山症的困擾,背包的重量也減輕了一半,走在山間的腳步似乎也輕快許多,只不過中級山的景色與溫度還是不同,但是這一次的霞客羅古道之旅,讓我重新想起剛開始爬百岳的興奮與感動。 五點鐘準時從松江路出發,熟門熟路的女司機用最短時間吧我們這群半夢半醒的人在黎明的微光中送到登山口,回程時又再夜幕低垂中安全的把我們送回台北,謝謝她專業的服務,也祝福她生意興隆,旅客接不完。 感謝上帝賜給我們一個晴朗的天空,而且沒有塞車,比預期還早的時候我們就抵達石路登山口,領隊簡單說明一下就開始了今天的行程,A進B出是必較完整的行程,但是也比較辛苦,以現在冬天的天氣來說,下午五點半後就開始天黑了,所以今天的行程要好好把握時機,否則就會摸黑下山,不過最後在大家努力的趕路過程當中終於在天黑之前下山,雖然體力差不多耗盡,但是心裏面確實滿足的。 女司機也很貼心的為我門準備飲料和食物,另外,領隊也在內灣老街幫大家買了兩個小粽子充飢,讓我們覺得很幸福,雖然在內灣老街下車休息時,剛下車時才發現兩腳overuse ,差一點站不穩,還好休息一下就好多了。還記得以前從雪山下來之後,要上遊覽車的時候也是一樣,差點爬不上車,真是好笑啊。 相逢自是有緣,大家能夠湊在一起這團才能成行,有伴同行,更是增添許多樂趣,説説笑笑會讓林間健走的行程更有料,八個人的小隊其實是剛剛好的人數,不多也不會太少,沿途可以互相照顧,搭車也剛好可以...

我愛烈嶼─大小金門走透透

我愛烈嶼與 ─ 大小金門走透透 (2018.5.9-12) DAY1    雖然天空不作美,前一日搭捷運松山機場踏查路線,在機場時從航空公司飛機航班資訊表顯示金門大雷雨 ( 高度 400 公尺 ) 而且有班機延誤,後來才得知當日中午時分開始下大雨,一直下到晚上,新聞還報導降雨量破紀錄,光是小金門降雨量就超過二百毫米,部分街道小學還嚴重積水。好友打電話通知我們是否要取消行程,我們電話連絡租車公司及確認機場航班正常起降,還是決定按時出發。隔天到達金門後下午天氣就轉晴了,水也退了,沒有影響這次的旅程,感謝上帝幫忙。 據了解金門霧多,飛機延誤是正常,還是提早去機場有備無患。我們的班機早上 0700 起飛,需 0620 前報到完畢。捷運松山機場雖可到達,因時間太早來不及又要帶行李不方便。所以決定騎機車去機場,我們騎小愛 20 分即抵達機場,停車費一天只要 20 元,真方便 ( 後來發現金門人大部份的人也是把機車放在機場 ) 。 在候機室時遇到一群小學生正要搭機前往金門校際交流,結果歡樂聲充滿飛機裡,旋槳小飛機起飛後,所有小朋友非常興奮,飛機爬升、轉彎時學生們都忍不齊聲歡呼,好像初次搭雲霄飛車的感動,因為班機上還有其他旅客,導師看不過去,只好出聲制止,請同學嘴巴閉起來,全飛機一半以上都是學生和老師職員等,好像是校外旅遊的專機,真是快樂的小孩。 很快的,一個多小時就抵達金門尚義機場。通關和領行李都很快,我們直接去機場服務櫃檯,找到租車公司,服務人員很快地交給我們一部速克達機車 (GT125) 兩頂西瓜帽,給我們一張地圖簡單給我們行程建議後,我們將行李交給租車公司協助托運至民宿,就開始騎車環島。 82據點海龍部隊碉堡 騎在一望無際綠樹矗立兩旁的中央公路上 ( 環島路 ) ,帽子被海風吹的卡卡作響,平常騎重機都戴全罩式安全帽,如今感覺就像戴鍋蓋很沒有安全感,還好路上既車少又無人,我們兩人就這樣悠悠哉哉地開始我們的外島自助旅行。 第一站本來準備去爬太武山,騎到料羅港後折返,途經 82 據點,順便繞到海邊參觀,到達據點後竟然是海龍部隊 ( 成功隊 ) 小隊部,雖然只有我們兩人,但是這裡的碉堡還是有兩位志工駐點服務,為我們開燈引導我們參觀,讓我們在坑道內能順利瀏覽強上的舊照片。以前服役放假時,在左營街上經常看到穿紅短褲白色蛙...

東南歐遊記克斯蒙13天 —6/5

D5 → ( 斯 洛維尼 亞首都 ) 朱布亞納 Ljubljana → ( 克羅埃西亞首都 ) 札格雷布 Zagreb( 宿 Premier)   斯洛維尼亞 Slovenia 共和國國土面積為 20,273 平方公里,全國人口約 205 萬人,半數以上居民信仰羅馬天主教,盧比安納為首都及最大城市。係位於阿爾卑斯山尾段的中歐小國。西鄰義大利,東北有匈牙利,北接奧地利,西南通往亞得里亞海,東部和南部被克羅埃西亞。 盧比安納 (Ljubljana) 面積不到 1000 平方公里,人口也只有 30 萬人,是個很迷你的小城市,用走的就可以逛完整個城市。盧比安納河 (Ljubljana River) 流經市中心,城市往河的兩側發展。地處阿爾卑斯山和亞得里亞海之間,西接義大利,北鄰奧地利與匈牙利,它也是一個文化的大熔爐,更是斯洛維尼亞政治經濟中心,綠化率在歐洲各國來說,僅次於芬蘭與瑞典,被譽為『中歐的綠寶石』, 1991 年於南斯拉夫獨立出來, 1992 年加入聯合國, 2004 年加入歐盟,盧比安娜人口約 28 萬,是目前人口最少的歐洲首都之一,地理位置剛好夾處在維也納、布拉格和威尼斯之間,雖名氣遠不及這些大城市,但吸取了斯拉夫、日耳曼及義大利拉丁民族的不同養份,讓這座可以半天走完的迷你首都,因此融合出一種獨特的文化味道。 市區中仍保留著羅馬帝國時代的遺跡,巴洛克式建築的市政廳、 17 世紀的羅巴噴泉、有趣的三重橋、綠頂雙塔的聖尼拉斯大教堂,以及紅色的聖方濟教堂。 根據資料顯示,這裡史前時代的山丘便已有人類的蹤跡,羅馬時期成為軍事驛站, 9 世紀後有了中世紀古堡的樣子,目前見到的都是 1511 年地震之後重建, 17-18 世紀為貴族居所, 19-20 世紀前半葉則變身為監獄和軍營, 1980 年之後外觀全面翻新,有餐廳、紀念品店、展覽廳、禮拜堂及婚禮大廳,更是市民舉辦音樂會、婚宴、文化活動的場所。 這裡有幾個重要景點如下 『 中央市場 (Central Market Area) 』    聖尼古拉大教堂 (Stolna Cerkev Sv Nikolaja)    羅巴噴泉 (Robbov Fountain)    三重橋   屠夫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