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梅山碧湖山茶園風光及竹坑溪野薑花步道看瀑布

2016.10.14~15

上次從南湖大山下山後就決定暫時不帶團爬大山,思索是否有其他的行程可以替爬大山的路線,而且可以跟老婆一起上山單日往返,不用背重裝、夜宿山莊的行程,和老婆討論後決定選一些國家公園步道來走走,既可以享受山林之美的樂趣,又沒有爬大山的風險與辛苦,所以這是南下回學校聚餐的時候,就順便安排一次走步道的行程。
我們這次原本規劃是住民雄,然道到竹崎走獨立山步道,但因颱風剛過境,新聞報導阿里山區有土石流,山徑應該會坍方,因此我上網爬文尋找替代方案,在阿里山小火車(森鐵郵輪行程)路線中竟然發現有個景點,是搭火車到中途(抵達梨園寮車站由中巴接送至梅山鄉太平社區)轉成小巴的觀光行程,因而決定自行開車前往踏查太平社區及碧湖山茶園同時走訪竹坑溪步道。

Day 1 (台北到嘉義

沿途的指示牌標示有灣道編號
每一彎道都很漂亮
碧湖山茶園的小徑
早上由台北出發中午就到雲林古坑休息區休息,約一點多由梅山交流道走162甲線,前往梅山。到了梅山路旁偶有看到櫻花樹開花,(應該是冬季開花,後來看新聞說原來是梅姬颱風強風傷到樹根,植物為了自保所以提早開花)。市區有一間梅子觀光工廠聽說是旅遊景點可以參觀,但是今天要勘察景點所以就不去了。

由梅山往太平社區的162甲縣道,(亦稱36灣、太平公路)以髮夾彎聞名,每隔500公尺有一彎道,全長15.3k,沿途的指示牌標示有灣道編號、海拔高度、茶園、民宿、咖啡餐廳、古道招牌,很有人文氣息。梅山鄉太平、龍眼、碧湖村,位處海拔1000公尺高度,早晚氣溫差大,雲霧繚繞濕氣重,是阿里山高山茶重要的產地。
陸客來台最喜歡拍攝的景點之一
36灣的頂端就是太平的雲海飯店。之前上網時有網友說這裡要蓋一座「太平雲梯」號稱全國最長景觀吊橋,比屏東琉璃吊橋更長。 長度:281公尺,海拔1000公尺,該吊橋位162甲縣道12.5K~12.8K處望風台上方,也就是過了雲海飯店後就可以看見,隔著山谷(三原彩虹瀑布)到對岸1051高地處,吊橋海拔約980公尺,視野展望度極佳,雲嘉南地區、夜景、藍天雲海及雲嘉沿海景色盡收眼底。據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表示興建中的梅山鄉太平雲梯,原計畫104年底落成,但因雲梯部分鋼構件施工錯誤,重新發包,預估最快106年中完工。(現在人煙稀少日後開通後,可能會塞車,162甲縣道是小路兩部小車會車剛剛好,而且往茶園的產業道路更小,所以趁現在趕快來參觀,以後可能就比較辛苦了)
太平雲梯說明圖
以下是太平雲梯的背景資料請參考:
太平雲梯南橋塔的龜山具有茶園風光與杉木景觀,沿線茶園小徑部分地點適合眺望賞景,阿里山管理處將利用既有茶園小徑、產業道路設置雲梯外環南側步道串聯至太平老街;北橋塔上方竹林直上稜線小徑,可通往望風斷崖與梅花路,前行可進一步銜接至通往太平社區活動中心之既有步道,沿線稜線小徑可觀賞茶園景色與太平雲梯,並將在棧道沿線設置簡易方向指標牌與賞景平台供遊客使用。
該計畫融合竹林、茶、雲霧、文學故事等在地元素,進行望風亭改善,作為入口意象,以呼應太平雲梯之整體配置與造型,同時邀請太平村藝術家-謝宗興老師協助描繪太平老街風貌,藉以營造太平老街建築的樸實人文氛圍。
 (資料來源: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太平老街平日人不多,建築物也是百年前的原貌,不像是台灣其他的老街,有一致性的招牌或是房屋,許多攤商都沒有營業,應該是假日才開吧。

商家前有一隻公雞的標誌晚上會發光(網路資料顯示),很像我們在歐洲看到的商家招牌。高山茶、孟宗竹、檳榔樹是這裡主要農作物,回程時看到有農家用著超長的伸縮竹竿採收檳榔。太平鄉是有名的茶莊,好幾戶人家門口有冠軍茶牌匾。
原始的老街房舍
公雞的標誌晚上會發光


整齊的茶園
這裡有一條

孝子步道的入口

孝子步道
(竹林步道)的入口是竹林茶坊,我們看到幾位登山客往此過去,後來找資料才知,步道可以到達太平觀光吊橋,也是不錯的景點。
綠油油的茶園
有好多蜜蜂在採蜜

碧湖觀光茶園是梅山山區新興的旅遊景點之一,由162甲線37.5公里處太平國小旁邊的產業道路進入3k可到達停車場。在此設有座觀景涼亭及停車場(大概可以停10部小客車)樓下有廁所,還算乾淨,餐廳有品茗、餐飲、民宿之服務。茶園群山環繞,大片油綠茶園映入眼簾,視野良好(聽說該社區為了美化環境將電線桿地下化),向東可眺望瑞峰、瑞里、太興、太平村之山峰、河谷與聚落,北面則與龍眼村相接壤,可遠眺草嶺潭遺址。另外,由於海拔較高,加上沒有地物的阻擋,所以成為觀賞日出的絕佳地點,有時候也可看到雲海。
有時候可以看到雲海
天氣晴朗時,從此處遙望,可以清晰見到玉山主峰。遠眺台灣四縣叢山峻嶺交會,嘉義縣四大天王山、阿里山森林鐵路、奮起湖的大凍山、阿里山、玉山、大塔山小塔山、豐山及雲林縣草嶺,台南縣白河關子嶺,南投縣的杉林溪、合歡山、冬天時則可觀賞到玉山合歡山雪白色的山頭,景色稱奇。 (景觀台上有實景對照圖可以參考)
  
老婆說麵線還是坪林的比較好吃

剛上山時我們在古坑休息區吃了一點麵食,但是還是可以吃點東西,我們看到隔桌有人點餐,我們兩人也叫了一盤苦茶麵線及炒青菜,老婆說麵線還是坪林的比較好吃(這碗麵線比較清淡),炒青菜還不錯吃,價格也很合理。餐廳可以買冷泡茶也可以租借茶具泡熱茶,這裡曾經有許多名人來此參觀,牆上掛滿許多風景照及來賓合照。


看完茶園風光之後,我們就前往竹坑溪步道勘察路線,順著162甲線的方向瑞里的方向走,一路上都沒有人而且是一路下坡(聽說這路段叫7236×272),偶然會有山上人家的小貨車擦插身而過

路上除了我們之外就很少有車通過,看著路標越走越遠,越走越荒涼,心想是不是走錯路,加上梅姬颱風剛過境,沿途都是倒木泥沙樹葉,當時山上應該是大雨不斷。心裡盤算如果再走步道就要回頭(天黑走山路很恐怖的這裡根本沒有路燈)。,走到29.5k終於看到路標寫著步道入口,旁邊就是停車場。於是用衛星定位標示好位置之後就完成今天的勘察行程,返回民雄旅館check in明天早上再來吧!

從梅山交流道至步道入口大約80分鐘車程,這裡沒有其他交通工具,只能開車自行前往。


Day2 (民雄到竹坑溪步道


昨天已經用衛星定位竹坑溪步道停車場的位置,早上吃完早餐後,8點多我們就趕快出發,經過一路彎彎曲曲的小路中於到達目的地(09:30)


話說竹坑溪步道於935月,由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發包修築而成,沿著竹坑溪,從瑞峰到二坪子,全長約4公里,落差近300公尺。
966月,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規劃推出「八大步道」,竹坑溪步道為其中之一,五星級的步道設施和六星級的自然景觀號稱「童話步道」,如詩如畫,正如其名!此外,全線大約沿著竹坑溪修築,因此處處可聞水聲,感覺頗清爽,也豐富了步道生態。沿途還可看見野薑花(老婆最喜歡的香花之一)~是說附近還有一條野薑花步道呢!這條充滿純樸之美的步道,是一條老少咸宜的健行路線!

我們到達停車場的時候,因為時候還早只有一輛車子停在旁邊,我們停好車子之後就整裝出發前往竹坑溪步道,步道標識很清楚,不過因為我在整理裝備所以不知不覺的就錯過了標示牌走到農家的私人道路,還好老婆
修路的阿伯提供我們最新資訊
提醒我,就原路折返往左邊的竹坑溪步道小徑過去,沿途看到農家在種植農作物,老婆問他們在種什麼農夫說他們在種四季豆菜苗,農夫也好心告訴我們附近有坍方,請我們要小心,我們謝謝他之後就往前走(爬山最好能夠先問一下附近的人山里的路況,可以減少一些冤枉路,這是個人的心得請大家參考),走了大約5分鐘終於走到小徑的接口,上面有招牌標示到雷音瀑布多少多少公尺。走過去沒多久就看到有一家攤販,還有一座五星級的廁所及涼亭,在這裡可以休息上個廁所再整裝出發。

剛進入步到後沒多久,就遇到一個阿伯正在整理山徑,我們就停下來跟他諮詢一下山裡的路況,他說現在早上人比較少,到下午人會較多一些,最近因為颱風侵襲,很多人以為山上的路坍方了,所以遊客減少很多,他把整理的非常乾淨,還好路徑有人維護,所以我們走起起來也覺得很舒服,整路上沒有別人,只有我們兩個人,今天天公作美,天氣不錯,空氣陽光溫度都剛好真是美好的一天。

比較近的路





剛過十二號橋的時候沒多久,旁邊就有一條路徑可以走比較近的路,天氣好的時候走這裡也不錯,可以減少高繞一段路,我們先走階梯,下山的時候就走這條捷徑。接著我們看到步道旁邊有一棵大樹被颱風吹倒整,棵樹都斷了,可見這次颱風真的非常強烈。


落石區小心通過
再過去不久就聽到山谷迴盪著瀑布的聲音,果然沒多久在涼亭旁邊就可以看到壯觀的雷音瀑布,因為颱風的關係,平常只有看到兩層或3層瀑布,但是今天我們看到的五段的全景,而且在靠吊橋的旁邊我們還看到陽光反射出美麗的彩虹,真是幸運的一天,我跟老婆趕快在附近拍了好幾張照片,然後也到另外一邊的景觀台拍一下對面的龍宮瀑布,龍宮瀑布也非常的景觀,就在對面的山壁上從景觀台照過去進色剛剛好可以取到全景。


從觀景台看過去的龍宮瀑布

右邊是雷音瀑布(今天難得有五層水!)





















今天我們的行程是先從121011號不同編號的橋直往前面走,走到生毛樹瀑布之後(45號橋旁邊)1號橋到達另一端的登山口休息午餐後,再返回龍宮瀑布,所以龍宮瀑布是我們最後的景點。(大部分的人是從這邊下切河谷後右轉直接到龍宮瀑布,在龍宮瀑布休息拍照後再返回原路重回登山口)出去來回大概一個多小時的行程,今天我們要走回全程所以我們的路程比較趕,但是全部走完之後大約花了兩個多小時(單程時間)從停車場開始到返回停車場總共用了四個半小時(包括休息拍照午餐時間)

五層的雷音瀑布

步道都很好走
這裡的每一座橋都有不同的特色,依據溪谷搭建的木橋或吊橋已經有十年的歷史,有長有短,還有像溪頭的原拱橋,不管是木棧道或石階都很好走,慢慢走應該都可以走完,除了五號橋道一號橋這段路比較走之外,其他的路段都算好走,如果有帶小孩建議還是走道龍宮瀑布即可,而且最好涉水的準備(溪谷這段路不好走)因為颱風的關係,溪谷的路已經變形,通過時還是要小心通過,另外在八號橋附近靠山壁的路段有落石,通過時要盡快通過並注意落石。
這一張可看到彩虹



竹坑溪步道整體來講設備還算完善,慢慢的走應該可以走完,沿途的景觀都非常的漂亮,需要用心欣賞,除了植物之外這裡的鳥類也非常的多元,除鳥聲之外還有花香,野薑花清香的味道瀰漫在整個步道,另外很多路段有瀑布群,可以聽到壯麗的瀑布聲音,沉浸在其中,應該有很多的負離子可以享用,除此之外我們到達一號橋要返程的時候,遇到台灣獼猴,他們在樹上發出聲音恐嚇我們,但是老婆說沒關係反正這樣的美景,值得走這麼遠的路(開車來回三小時)



對面的遊客看到老婆趴著山壁過斷崖直呼驚險
龍宮瀑布
野薑花的清香













五號吊橋(最長)



被岩石卡住


龍宮瀑布的景色網路上都有詳細的介紹,在此就不再贅述,如果要欣賞的話請大家親自來一趟就可以感受到瀑布的壯麗,不過天氣如何是很重要的因素,就看你的運氣如何了。

竹坑溪步道進出點分別在162甲線30K小徑進入約500公尺(有指示牌及攤販)36.5K民宿招牌「瑞峰賴坤陽的家」旁邊,落差約300M,由30K進入的登山口上行(標高約700M),約需70分,自36.5K登山口(標高約980M)下行約50分,7號橋附近須下切河谷此地為最低點(標高約650M)全線瀑布羅列,約6~7個之多,列全台負離子最多的瀑布前十名,步道的特點之一是沿途經過12座吊橋(目前89號吊橋已毀損,須下切河谷接上步道,10號吊橋曾經崩毀後重建啟用,實際上是10座吊橋),每座吊橋造型各異,融入青山綠澗中,形成風韻不同的景點。7號吊橋附
生毛樹瀑布
落差約120公尺,上層凹壁(水濂洞),下層注入竹坑溪,先往下流注入生毛樹溪,再匯入清水溪,自山崖洩落,雨季時氣勢驚人,更有一條水濂洞步道通達瀑布上段的內側,站在洞內看著瀑布自眼前傾下,令人振奮。兩岸山崖壁立,對面是雷音瀑布群(有五層,今天我們看到彩虹)


龍宮瀑布旁邊帶刺的植物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東南歐遊記克斯蒙13天 —6/5

D5 → ( 斯 洛維尼 亞首都 ) 朱布亞納 Ljubljana → ( 克羅埃西亞首都 ) 札格雷布 Zagreb( 宿 Premier)   斯洛維尼亞 Slovenia 共和國國土面積為 20,273 平方公里,全國人口約 205 萬人,半數以上居民信仰羅馬天主教,盧比安納為首都及最大城市。係位於阿爾卑斯山尾段的中歐小國。西鄰義大利,東北有匈牙利,北接奧地利,西南通往亞得里亞海,東部和南部被克羅埃西亞。 盧比安納 (Ljubljana) 面積不到 1000 平方公里,人口也只有 30 萬人,是個很迷你的小城市,用走的就可以逛完整個城市。盧比安納河 (Ljubljana River) 流經市中心,城市往河的兩側發展。地處阿爾卑斯山和亞得里亞海之間,西接義大利,北鄰奧地利與匈牙利,它也是一個文化的大熔爐,更是斯洛維尼亞政治經濟中心,綠化率在歐洲各國來說,僅次於芬蘭與瑞典,被譽為『中歐的綠寶石』, 1991 年於南斯拉夫獨立出來, 1992 年加入聯合國, 2004 年加入歐盟,盧比安娜人口約 28 萬,是目前人口最少的歐洲首都之一,地理位置剛好夾處在維也納、布拉格和威尼斯之間,雖名氣遠不及這些大城市,但吸取了斯拉夫、日耳曼及義大利拉丁民族的不同養份,讓這座可以半天走完的迷你首都,因此融合出一種獨特的文化味道。 市區中仍保留著羅馬帝國時代的遺跡,巴洛克式建築的市政廳、 17 世紀的羅巴噴泉、有趣的三重橋、綠頂雙塔的聖尼拉斯大教堂,以及紅色的聖方濟教堂。 根據資料顯示,這裡史前時代的山丘便已有人類的蹤跡,羅馬時期成為軍事驛站, 9 世紀後有了中世紀古堡的樣子,目前見到的都是 1511 年地震之後重建, 17-18 世紀為貴族居所, 19-20 世紀前半葉則變身為監獄和軍營, 1980 年之後外觀全面翻新,有餐廳、紀念品店、展覽廳、禮拜堂及婚禮大廳,更是市民舉辦音樂會、婚宴、文化活動的場所。 這裡有幾個重要景點如下 『 中央市場 (Central Market Area) 』    聖尼古拉大教堂 (Stolna Cerkev Sv Nikolaja)    羅巴噴泉 (Robbov Fountain)    三重橋   屠夫橋  ...

霞碦羅古道 2025_0122

  期待已久的霞客羅古道健行終於順利成行,4點鐘起床,4點半出門,就像是雪山攻頂的行程,只不過不是住山莊,而是溫暖的家,其他的感覺就是走百岳的路線。 大山壯麗景觀常讓生死相許(累得半死),明明就是睡不著吃不下去,有時還頭昏腦漲,喘不過氣來,走到最後都會變成開始懷疑人生,為什麼要這樣對待自己,不過回家後又開始懷念山上的風景,冷咧空氣拂過臉上的感覺,腳下踩過松葉的柔軟舒適,夜空中閃耀的星星,登頂成功時朝陽灑過山谷的悸動,忍不住衝動又想何時再山上去走走!這就是登山客的愛恨情仇,一言難盡啊! 不過人生的賞味期限是有限的,轉眼就過期了,不好好把握時機,就只能說往事只能回味了,人生得意須盡歡 莫使金樽空對月,這首詩的意境真的非常棒,所以愛山的人,再忙再累也要請假去爬山。 不過年紀大了還是要識相一點,就這樣,行程較緊湊的百岳行程改成古道健走,攀爬高山岩頂路段換成賞楓之旅,感動還在,初心永存,只是不再有高山症的困擾,背包的重量也減輕了一半,走在山間的腳步似乎也輕快許多,只不過中級山的景色與溫度還是不同,但是這一次的霞客羅古道之旅,讓我重新想起剛開始爬百岳的興奮與感動。 五點鐘準時從松江路出發,熟門熟路的女司機用最短時間吧我們這群半夢半醒的人在黎明的微光中送到登山口,回程時又再夜幕低垂中安全的把我們送回台北,謝謝她專業的服務,也祝福她生意興隆,旅客接不完。 感謝上帝賜給我們一個晴朗的天空,而且沒有塞車,比預期還早的時候我們就抵達石路登山口,領隊簡單說明一下就開始了今天的行程,A進B出是必較完整的行程,但是也比較辛苦,以現在冬天的天氣來說,下午五點半後就開始天黑了,所以今天的行程要好好把握時機,否則就會摸黑下山,不過最後在大家努力的趕路過程當中終於在天黑之前下山,雖然體力差不多耗盡,但是心裏面確實滿足的。 女司機也很貼心的為我門準備飲料和食物,另外,領隊也在內灣老街幫大家買了兩個小粽子充飢,讓我們覺得很幸福,雖然在內灣老街下車休息時,剛下車時才發現兩腳overuse ,差一點站不穩,還好休息一下就好多了。還記得以前從雪山下來之後,要上遊覽車的時候也是一樣,差點爬不上車,真是好笑啊。 相逢自是有緣,大家能夠湊在一起這團才能成行,有伴同行,更是增添許多樂趣,説説笑笑會讓林間健走的行程更有料,八個人的小隊其實是剛剛好的人數,不多也不會太少,沿途可以互相照顧,搭車也剛好可以...

苗栗新中橫及神仙縱走探路

苗栗新中橫及神仙縱走探路 2016/10/31                 前幾天老婆的同事傳 LINE 給她是有關苗栗新中橫景點,他問我有沒有看,我告訴她已讀未看內容 ( 須另外開啟網址 ) ,經過再三催促後我看了一下,原來這個景點電視新聞有報導,是兩年前的開通的新道路,看起來還不錯,今天天氣還不錯,於是我們就決定從台北出發去看看這個新景點 (09:10) 。                今天是假日但只有勞工休假,高速公路上車子不多,過了竹北經常塞車路段竟然一路順暢 ,很快的就到達新竹市區 (10:25) ,本來打算到大同路找一家麵食館,好不容易找到之後竟然發現鐵門拉下來,門口貼的紅紙條寫著 「 努力復健中 」 更可愛的是有粉絲到訪不遇在上面用原子筆寫著 「 加油啦 」。 雖然今天沒有開門也不知何時開始營業,但是覺得這個美食景點不錯,下次一定要過來試試。                 接著我們就往苗栗出發,到了苗栗南庄老街之後 (11:50) ,心想今天是星期一應該人不多,沒想到從停車場走到街上時,發現人還不少耶,老婆說感覺上好像到了九份。前幾次來到老街都是非假日,許多商家都沒有開,跟今天比較起來是差很大。剛好這時候也中午了,我們就挑了一家臭豆腐豬血湯坐下來吃,這個家店還不錯吃,離開時我向老闆問路,老闆很阿莎力的告訴我說,往那邊走大概沒多久就可以到了路口,吃飽喝足補充體力後,我們我們在老街稍微逛了一下,參觀了百年郵局拍一張照片之後,就去尋找今天的目標 ->「 新中橫 」 造型可愛的郵差                 來到苗栗之前上網搜尋網友的網誌,大概知道方向,不過我們是由北向南,沿途路線是否正確不太確定,雖然問過的路人,但是當轉進了這條聯絡道的時候感覺上好像是產業道路,也沒什麼車子,心想是不是走錯路了呢 ? 而且路上也沒什麼路標或道路編號,我的衛星導航上面已經沒有路線,慢慢走著走著大概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