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苗栗新中橫及神仙縱走探路

苗栗新中橫及神仙縱走探路2016/10/31



                前幾天老婆的同事傳LINE給她是有關苗栗新中橫景點,他問我有沒有看,我告訴她已讀未看內容(須另外開啟網址),經過再三催促後我看了一下,原來這個景點電視新聞有報導,是兩年前的開通的新道路,看起來還不錯,今天天氣還不錯,於是我們就決定從台北出發去看看這個新景點(09:10)

               今天是假日但只有勞工休假,高速公路上車子不多,過了竹北經常塞車路段竟然一路順暢,很快的就到達新竹市區(10:25),本來打算到大同路找一家麵食館,好不容易找到之後竟然發現鐵門拉下來,門口貼的紅紙條寫著努力復健中更可愛的是有粉絲到訪不遇在上面用原子筆寫著加油啦」。雖然今天沒有開門也不知何時開始營業,但是覺得這個美食景點不錯,下次一定要過來試試。

                接著我們就往苗栗出發,到了苗栗南庄老街之後(11:50),心想今天是星期一應該人不多,沒想到從停車場走到街上時,發現人還不少耶,老婆說感覺上好像到了九份。前幾次來到老街都是非假日,許多商家都沒有開,跟今天比較起來是差很大。剛好這時候也中午了,我們就挑了一家臭豆腐豬血湯坐下來吃,這個家店還不錯吃,離開時我向老闆問路,老闆很阿莎力的告訴我說,往那邊走大概沒多久就可以到了路口,吃飽喝足補充體力後,我們我們在老街稍微逛了一下,參觀了百年郵局拍一張照片之後,就去尋找今天的目標->「新中橫
造型可愛的郵差
                來到苗栗之前上網搜尋網友的網誌,大概知道方向,不過我們是由北向南,沿途路線是否正確不太確定,雖然問過的路人,但是當轉進了這條聯絡道的時候感覺上好像是產業道路,也沒什麼車子,心想是不是走錯路了呢而且路上也沒什麼路標或道路編號,我的衛星導航上面已經沒有路線,慢慢走著走著大概過了56分鐘之後才看到修好新建的道路,但是這條路還是有車子往來,我們慢慢往前探路,終於看到的第一個髮夾彎,心裏才踏實,原來這就是我們今天要來的八卦力聯絡道路。(這條路沒有道路編號但是有標示公里數,共10k)

124縣道39.2K處叉路口 左邊 (不像是入口的入口)

              苗栗新中橫原始名稱為八卦力產業道路,在產業道路時期,該路段僅能到獅潭鄉頂端,後方就無道路可行駛,與泰安端無延伸互通,過去從苗栗泰安溫泉,要到南庄都得開車繞道大湖,車程大約1小時左右,現在重新拓寬,並鋪設柏油後,這條路也順勢延伸建造,讓從苗栗南庄上山的旅客,可以經由這條道路,到達苗栗泰安鄉,參訪泰安美景;而距離剩下10公里車程也縮短到25分鐘,山區道路九彎十八拐,延著翠綠的山陵線一路綿延,在山谷畫出美麗線條。我們在第一個髮夾彎下車拍照,氣溫變冷了,山上的雲霧飄上起來,景色看起來相當漂亮,拍照完之後我們繼續往前進,後面一路都是上山,到達隧道之前有一段景觀看起來相當壯觀,八卦力道路從南庄段上坡後,路線彎延陡峭,但到山頂後,俯瞰遠處的民宅及群山的景色,有登頂的感覺,有點像在中橫公路的景色,難怪這裡的人稱為苗栗新中橫
第一個髮夾彎
遠遠看很像武嶺的路段





                 到了最高點泰安隧道,我們遇到了一群重機騎士在此拍照,聽說他們等一下下去之後要走西濱快速道路回台北,可以多跑一段路程,我們今日行程是探查要走原路回去。從這裡下去之後路段不一樣,後面的山路比較狹窄開車或騎車時請多加小心通過。
最高點也是車友拍照景點
             過了隧道不久之後我們就看見一個景觀台可以坐下來休息,旁邊的露營區業者正在鋪草皮、辛苦養護整建營地,希望能讓遊客能在美麗的山谷裡搭帳篷露營,欣賞山上的美景。

露營區業者正在維護草皮
颱風的影響山壁落石區
               這條路的終點站在10.4k後左轉之後就是接著會延續原本就有的苗62縣道行駛,一路前往泰安觀止及泰安老街等地方,我們在這裡就返程。

交通資訊:泰安->南庄(10.5K)由汶水苗6210K(泰安觀止)過橋後即左轉約1.3公里後右轉開始;另一端則由124縣道路前往南庄老街方向,沿途跟著指示走(往泰安),大約35分鐘,就可以到達位於 124縣道39.2K處叉路,往泰安方向轉進來的八卦力道路入口 (外地人可能會錯過,請事先問清楚正確的位置)
我們從右邊上上左邊下山

              當我們走苗124線準備回台北,中途在仙山靈洞宮休息上廁所,在停車場遠遠的看到半山有人在走階梯,看起來不太遠,我問老婆說要不要去走走,我們達成共識後,就從靈洞宮右側胡蘆造形建物一路循階梯往上走,第一個涼亭一開始就是200多階的緩陡水泥階梯路,慢慢走不到15分鐘就到達山頂,許多香客都會到九天玄女娘娘廟取仙水使用(山下有賣水桶,大約是5公升方形的水桶),我們發現有一條小路標示可以到達山上的金三角,我們兩個就試試看再走一小段,後面的坡度更陡,需要攀岩拉繩上去,路不難走慢慢往前沒多久就到了山頂,上面竟然有三角點並且有指示牌及苗栗救難協會樹立醒目的救援路標,上面有求救電話及標號,以利救援(如國家公園山上或熱門登山路線也有標示會更好),我們在這裡拍照,就準備下山,但是我們選另一端三叉路,右下接124線回寧洞宮,這條路更陡,而且一路都是攀岩、拉樹根陡(緩陡)下,還好我們來的時候走階梯上來的,要不然我們大概會放棄吧!(今天沒有準備要爬山),但是這一條路沿路都有樹蔭遮蔽,走起來真不錯也頗具挑戰性,這條意外山徑步道算是撿到的額外行程,真不錯,回到停車場一看手表,我們總共花了1小時,不算太累剛剛也運動了一下,我們就返程回台北。

一般道路好走
需要攀岩拉繩上來


標高964
醒目的救援路標
成功大學工程隊當年辛苦協助建立步道



下山的路

下山的路
最後到達停車場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霞碦羅古道 2025_0122

  期待已久的霞客羅古道健行終於順利成行,4點鐘起床,4點半出門,就像是雪山攻頂的行程,只不過不是住山莊,而是溫暖的家,其他的感覺就是走百岳的路線。 大山壯麗景觀常讓生死相許(累得半死),明明就是睡不著吃不下去,有時還頭昏腦漲,喘不過氣來,走到最後都會變成開始懷疑人生,為什麼要這樣對待自己,不過回家後又開始懷念山上的風景,冷咧空氣拂過臉上的感覺,腳下踩過松葉的柔軟舒適,夜空中閃耀的星星,登頂成功時朝陽灑過山谷的悸動,忍不住衝動又想何時再山上去走走!這就是登山客的愛恨情仇,一言難盡啊! 不過人生的賞味期限是有限的,轉眼就過期了,不好好把握時機,就只能說往事只能回味了,人生得意須盡歡 莫使金樽空對月,這首詩的意境真的非常棒,所以愛山的人,再忙再累也要請假去爬山。 不過年紀大了還是要識相一點,就這樣,行程較緊湊的百岳行程改成古道健走,攀爬高山岩頂路段換成賞楓之旅,感動還在,初心永存,只是不再有高山症的困擾,背包的重量也減輕了一半,走在山間的腳步似乎也輕快許多,只不過中級山的景色與溫度還是不同,但是這一次的霞客羅古道之旅,讓我重新想起剛開始爬百岳的興奮與感動。 五點鐘準時從松江路出發,熟門熟路的女司機用最短時間吧我們這群半夢半醒的人在黎明的微光中送到登山口,回程時又再夜幕低垂中安全的把我們送回台北,謝謝她專業的服務,也祝福她生意興隆,旅客接不完。 感謝上帝賜給我們一個晴朗的天空,而且沒有塞車,比預期還早的時候我們就抵達石路登山口,領隊簡單說明一下就開始了今天的行程,A進B出是必較完整的行程,但是也比較辛苦,以現在冬天的天氣來說,下午五點半後就開始天黑了,所以今天的行程要好好把握時機,否則就會摸黑下山,不過最後在大家努力的趕路過程當中終於在天黑之前下山,雖然體力差不多耗盡,但是心裏面確實滿足的。 女司機也很貼心的為我門準備飲料和食物,另外,領隊也在內灣老街幫大家買了兩個小粽子充飢,讓我們覺得很幸福,雖然在內灣老街下車休息時,剛下車時才發現兩腳overuse ,差一點站不穩,還好休息一下就好多了。還記得以前從雪山下來之後,要上遊覽車的時候也是一樣,差點爬不上車,真是好笑啊。 相逢自是有緣,大家能夠湊在一起這團才能成行,有伴同行,更是增添許多樂趣,説説笑笑會讓林間健走的行程更有料,八個人的小隊其實是剛剛好的人數,不多也不會太少,沿途可以互相照顧,搭車也剛好可以...

我愛烈嶼─大小金門走透透

我愛烈嶼與 ─ 大小金門走透透 (2018.5.9-12) DAY1    雖然天空不作美,前一日搭捷運松山機場踏查路線,在機場時從航空公司飛機航班資訊表顯示金門大雷雨 ( 高度 400 公尺 ) 而且有班機延誤,後來才得知當日中午時分開始下大雨,一直下到晚上,新聞還報導降雨量破紀錄,光是小金門降雨量就超過二百毫米,部分街道小學還嚴重積水。好友打電話通知我們是否要取消行程,我們電話連絡租車公司及確認機場航班正常起降,還是決定按時出發。隔天到達金門後下午天氣就轉晴了,水也退了,沒有影響這次的旅程,感謝上帝幫忙。 據了解金門霧多,飛機延誤是正常,還是提早去機場有備無患。我們的班機早上 0700 起飛,需 0620 前報到完畢。捷運松山機場雖可到達,因時間太早來不及又要帶行李不方便。所以決定騎機車去機場,我們騎小愛 20 分即抵達機場,停車費一天只要 20 元,真方便 ( 後來發現金門人大部份的人也是把機車放在機場 ) 。 在候機室時遇到一群小學生正要搭機前往金門校際交流,結果歡樂聲充滿飛機裡,旋槳小飛機起飛後,所有小朋友非常興奮,飛機爬升、轉彎時學生們都忍不齊聲歡呼,好像初次搭雲霄飛車的感動,因為班機上還有其他旅客,導師看不過去,只好出聲制止,請同學嘴巴閉起來,全飛機一半以上都是學生和老師職員等,好像是校外旅遊的專機,真是快樂的小孩。 很快的,一個多小時就抵達金門尚義機場。通關和領行李都很快,我們直接去機場服務櫃檯,找到租車公司,服務人員很快地交給我們一部速克達機車 (GT125) 兩頂西瓜帽,給我們一張地圖簡單給我們行程建議後,我們將行李交給租車公司協助托運至民宿,就開始騎車環島。 82據點海龍部隊碉堡 騎在一望無際綠樹矗立兩旁的中央公路上 ( 環島路 ) ,帽子被海風吹的卡卡作響,平常騎重機都戴全罩式安全帽,如今感覺就像戴鍋蓋很沒有安全感,還好路上既車少又無人,我們兩人就這樣悠悠哉哉地開始我們的外島自助旅行。 第一站本來準備去爬太武山,騎到料羅港後折返,途經 82 據點,順便繞到海邊參觀,到達據點後竟然是海龍部隊 ( 成功隊 ) 小隊部,雖然只有我們兩人,但是這裡的碉堡還是有兩位志工駐點服務,為我們開燈引導我們參觀,讓我們在坑道內能順利瀏覽強上的舊照片。以前服役放假時,在左營街上經常看到穿紅短褲白色蛙...

東南歐遊記克斯蒙13天 —6/5

D5 → ( 斯 洛維尼 亞首都 ) 朱布亞納 Ljubljana → ( 克羅埃西亞首都 ) 札格雷布 Zagreb( 宿 Premier)   斯洛維尼亞 Slovenia 共和國國土面積為 20,273 平方公里,全國人口約 205 萬人,半數以上居民信仰羅馬天主教,盧比安納為首都及最大城市。係位於阿爾卑斯山尾段的中歐小國。西鄰義大利,東北有匈牙利,北接奧地利,西南通往亞得里亞海,東部和南部被克羅埃西亞。 盧比安納 (Ljubljana) 面積不到 1000 平方公里,人口也只有 30 萬人,是個很迷你的小城市,用走的就可以逛完整個城市。盧比安納河 (Ljubljana River) 流經市中心,城市往河的兩側發展。地處阿爾卑斯山和亞得里亞海之間,西接義大利,北鄰奧地利與匈牙利,它也是一個文化的大熔爐,更是斯洛維尼亞政治經濟中心,綠化率在歐洲各國來說,僅次於芬蘭與瑞典,被譽為『中歐的綠寶石』, 1991 年於南斯拉夫獨立出來, 1992 年加入聯合國, 2004 年加入歐盟,盧比安娜人口約 28 萬,是目前人口最少的歐洲首都之一,地理位置剛好夾處在維也納、布拉格和威尼斯之間,雖名氣遠不及這些大城市,但吸取了斯拉夫、日耳曼及義大利拉丁民族的不同養份,讓這座可以半天走完的迷你首都,因此融合出一種獨特的文化味道。 市區中仍保留著羅馬帝國時代的遺跡,巴洛克式建築的市政廳、 17 世紀的羅巴噴泉、有趣的三重橋、綠頂雙塔的聖尼拉斯大教堂,以及紅色的聖方濟教堂。 根據資料顯示,這裡史前時代的山丘便已有人類的蹤跡,羅馬時期成為軍事驛站, 9 世紀後有了中世紀古堡的樣子,目前見到的都是 1511 年地震之後重建, 17-18 世紀為貴族居所, 19-20 世紀前半葉則變身為監獄和軍營, 1980 年之後外觀全面翻新,有餐廳、紀念品店、展覽廳、禮拜堂及婚禮大廳,更是市民舉辦音樂會、婚宴、文化活動的場所。 這裡有幾個重要景點如下 『 中央市場 (Central Market Area) 』    聖尼古拉大教堂 (Stolna Cerkev Sv Nikolaja)    羅巴噴泉 (Robbov Fountain)    三重橋   屠夫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