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念念不忘的太極武藝與南寧的同門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湘桂在給老師的感謝函上留下這句話,還記得去年這個時候,才依依不捨的從「練武的廣場」送海雲老師及湘桂、凌正、珊廷、鵬偉等幾位同學回南寧,今年是詹老師帶著助教遠赴廣西大學,與大家練拳運動再續前緣。忘不了的是每一位學生認真的眼神,感受到的是,大家虛心學習得態度。只不過只有五天,能夠教到什麼程度,我們也沒有把握。習拳通常第一段及基本功操,快則半年,慢則需要一年的時間,才能入門。但如按這種教法,功操還沒教完就要打道回府了。所以大家認為五天內要將初學者教完第一段,進階班教完第二段,讓大家先對套拳有完整的體驗,日後再逐一修正,其實那是「不可能的任務」Mission: Impossible)。但我們相信「事在人為」。孫中山先生曾說:「思想產生信仰,信仰產生力量。」相信就是事實的根底,果然,事實如我們所預料的,大家認真學習,完全按照教學計畫,全部達成目標。回想起來此次活動雖然幾經波折,但是終於圓滿落幕,回程時海雲老師及海颷、金蘭等同門熱情的招待,令人感動。那幾天大家就像一家人,揮汗做核心運動,一遍又一遍努力習拳,大家認真學習的精神也讓老師們備感壓力,惟恐沒有把學生教好,而浪費大家的時間。不過看來大家還是很開心的學習,從後來的大家的回響中就可以印證「流淚灑種的,必歡呼收割」。將近四十位的同學共聚一堂練拳、核心運動,課堂上常常是笑聲連連,因為老師很會說笑話,所以身體上的疲憊就忘記了。個人雖然只有教進階一班,但是其他同學我都認得,大家真的得很用心。只要學生認真學,再怎麼辛苦都值得了,我問湘桂,這次身為主辦人,要負責雜事又要練拳,累不累,她說「不辛苦,心裡甜甜的就算不是真心話,聽了也覺得心裡是甜甜的。我們是真正的喜愛教學也喜歡太極拳,所以真的不累。此行,最令人感動的不只是湘桂、鵬偉、珊廷等我所認識的同學對我們的尊重(當然西大楊協的同學也很尊重老師,為大家服務也很辛勞。) 而是金花茶公園練拳的學員與其他的社會人士(特別是陳大哥全家陳領(和可愛的娃娃)和義東、肖莉遠從天津過來)。無論是海飇、江波、紅鷹、紅蘭、周玲等學員,大家雖然年紀稍長但是習拳的熱情不輸年青人,這倒是出乎我預料之外。由其是江波與紅鷹,在我教拳的過程中認真的態度令人敬佩,正如老師所說的,態度決定一切 (Attitude is Everything)。認真的學習態度一定能學到功夫。

湘桂去年來台灣時就很喜歡他們單純而認真的樣子,還沒到南寧,就已經開始想念這些可愛的孩子們,果然,在機場看到珊廷可愛的笑容,就覺得很親切。雖然台灣廣西之間有一千多公里,當我閉起眼睛,我還可以想像西大每條路,每一個餐廳的位置,從博翠樓出發,經君武路,過榕江路左轉通河路,往崇左橋左轉是往健行文理學院的鄉間小道,那裡有農田也有大池塘,池塘附近還有鱉魚養殖中心,穿過崇左橋直走就是圖書館,經過林學院就是大家上課的東苑餐廳。當然還有大榕樹旁廣場,是大家早上的練武場,每天早上我最快樂的是不只是練拳而已,晨跑時經過西大美麗的蓮花池,偌大的行政中心的川堂,玉蘭花的香氣,飄在空中都成了我記憶中的味道。每天我去探索校園新的角落,從宿舍區到菜市場,從運動場到碧雲湖。每天都有新發現。我很慶幸那幾天我用腳跑遍學校的每一個角落。就連金花茶公園,也走了一趟,所以紅鷹、海颷、江波、紅蘭、陸潁你們在公園練拳的模樣,我應該可以想像得出來。人在台灣,心在南寧。念念不忘的是這裡人們與那段美好的時光。另外,也謝謝金蘭帶我們去認識南寧,最後一天與嘉賢教官暢談習拳的經驗談,個人獲益良多。文瀾從第一天的接待,到最後一天的送行也散發出優雅又賢淑的熱情,謝謝大家的接待,願妳們一切都好,有機會大家總會再見面。回臺灣之後老師特別宴請每一位助教,我們受之有愧,希望我們沒有誤人子弟,大家如果贊同我的看法,希望在每一人在你所站地方,把真正的太極武藝發揚光大,堅持下去,至少讓自己的身心更健康吧!

後記:
臺灣太極拳師:太極拳是兩岸民眾共同擁有的文化符號
“太極拳是最顯著的中華文化符號,無論是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看到太極拳,就會想到那是中華文化。”臺灣太極拳師詹益長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
  詹益長是臺灣實踐大學教授。84日至9日,2017年桂臺大學生太極拳夏令營在廣西大學舉行。詹益長作為教學總指導,為桂臺兩地學生提供楊家老架太極拳108式的教學課程。詹教授表示,太極拳是中華武術的精華,融健身、養性于一體,具有悠久的歷史傳承、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良好的健身效果。另外,太極拳是兩岸民眾共同擁有的文化符號。太極拳的底蘊豐富,它不像別的拳種那麼外露,太極拳內秀。再者,學習太極拳也需要有文化作為根基,才能伸根發芽,他以教授外籍生為例,來說明文化差異的不同,學習效果也會受影響。他說我在臺灣,也有德國及日本學生跟我學太極拳,他們沒有中華文化的底蘊,無論我怎麼教,他們總學不好,樣子是有的,但是練不出太極拳的內涵。
  臺灣運動休閒健康促進協會秘書長王孟剛表示,希望通過夏令營活動,讓年輕一輩去認識、去了解太極拳。兩岸本是一家,太極拳這一中華文化精髓,兩岸民眾應攜手把它發揚光大。廣西大學楊氏太極拳協會指導老師黃海雲博士表示:“正是基於兩岸同根同源的深厚民族情感,臺灣的拳友才將從大陸傳到臺灣的楊家老架太極拳又傳回大陸。這十分難得。

資料來源:中國新聞網2017-08-07(以上這則新聞據說在新華網及新加坡都有刊載或轉刊)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霞碦羅古道 2025_0122

  期待已久的霞客羅古道健行終於順利成行,4點鐘起床,4點半出門,就像是雪山攻頂的行程,只不過不是住山莊,而是溫暖的家,其他的感覺就是走百岳的路線。 大山壯麗景觀常讓生死相許(累得半死),明明就是睡不著吃不下去,有時還頭昏腦漲,喘不過氣來,走到最後都會變成開始懷疑人生,為什麼要這樣對待自己,不過回家後又開始懷念山上的風景,冷咧空氣拂過臉上的感覺,腳下踩過松葉的柔軟舒適,夜空中閃耀的星星,登頂成功時朝陽灑過山谷的悸動,忍不住衝動又想何時再山上去走走!這就是登山客的愛恨情仇,一言難盡啊! 不過人生的賞味期限是有限的,轉眼就過期了,不好好把握時機,就只能說往事只能回味了,人生得意須盡歡 莫使金樽空對月,這首詩的意境真的非常棒,所以愛山的人,再忙再累也要請假去爬山。 不過年紀大了還是要識相一點,就這樣,行程較緊湊的百岳行程改成古道健走,攀爬高山岩頂路段換成賞楓之旅,感動還在,初心永存,只是不再有高山症的困擾,背包的重量也減輕了一半,走在山間的腳步似乎也輕快許多,只不過中級山的景色與溫度還是不同,但是這一次的霞客羅古道之旅,讓我重新想起剛開始爬百岳的興奮與感動。 五點鐘準時從松江路出發,熟門熟路的女司機用最短時間吧我們這群半夢半醒的人在黎明的微光中送到登山口,回程時又再夜幕低垂中安全的把我們送回台北,謝謝她專業的服務,也祝福她生意興隆,旅客接不完。 感謝上帝賜給我們一個晴朗的天空,而且沒有塞車,比預期還早的時候我們就抵達石路登山口,領隊簡單說明一下就開始了今天的行程,A進B出是必較完整的行程,但是也比較辛苦,以現在冬天的天氣來說,下午五點半後就開始天黑了,所以今天的行程要好好把握時機,否則就會摸黑下山,不過最後在大家努力的趕路過程當中終於在天黑之前下山,雖然體力差不多耗盡,但是心裏面確實滿足的。 女司機也很貼心的為我門準備飲料和食物,另外,領隊也在內灣老街幫大家買了兩個小粽子充飢,讓我們覺得很幸福,雖然在內灣老街下車休息時,剛下車時才發現兩腳overuse ,差一點站不穩,還好休息一下就好多了。還記得以前從雪山下來之後,要上遊覽車的時候也是一樣,差點爬不上車,真是好笑啊。 相逢自是有緣,大家能夠湊在一起這團才能成行,有伴同行,更是增添許多樂趣,説説笑笑會讓林間健走的行程更有料,八個人的小隊其實是剛剛好的人數,不多也不會太少,沿途可以互相照顧,搭車也剛好可以...

我愛烈嶼─大小金門走透透

我愛烈嶼與 ─ 大小金門走透透 (2018.5.9-12) DAY1    雖然天空不作美,前一日搭捷運松山機場踏查路線,在機場時從航空公司飛機航班資訊表顯示金門大雷雨 ( 高度 400 公尺 ) 而且有班機延誤,後來才得知當日中午時分開始下大雨,一直下到晚上,新聞還報導降雨量破紀錄,光是小金門降雨量就超過二百毫米,部分街道小學還嚴重積水。好友打電話通知我們是否要取消行程,我們電話連絡租車公司及確認機場航班正常起降,還是決定按時出發。隔天到達金門後下午天氣就轉晴了,水也退了,沒有影響這次的旅程,感謝上帝幫忙。 據了解金門霧多,飛機延誤是正常,還是提早去機場有備無患。我們的班機早上 0700 起飛,需 0620 前報到完畢。捷運松山機場雖可到達,因時間太早來不及又要帶行李不方便。所以決定騎機車去機場,我們騎小愛 20 分即抵達機場,停車費一天只要 20 元,真方便 ( 後來發現金門人大部份的人也是把機車放在機場 ) 。 在候機室時遇到一群小學生正要搭機前往金門校際交流,結果歡樂聲充滿飛機裡,旋槳小飛機起飛後,所有小朋友非常興奮,飛機爬升、轉彎時學生們都忍不齊聲歡呼,好像初次搭雲霄飛車的感動,因為班機上還有其他旅客,導師看不過去,只好出聲制止,請同學嘴巴閉起來,全飛機一半以上都是學生和老師職員等,好像是校外旅遊的專機,真是快樂的小孩。 很快的,一個多小時就抵達金門尚義機場。通關和領行李都很快,我們直接去機場服務櫃檯,找到租車公司,服務人員很快地交給我們一部速克達機車 (GT125) 兩頂西瓜帽,給我們一張地圖簡單給我們行程建議後,我們將行李交給租車公司協助托運至民宿,就開始騎車環島。 82據點海龍部隊碉堡 騎在一望無際綠樹矗立兩旁的中央公路上 ( 環島路 ) ,帽子被海風吹的卡卡作響,平常騎重機都戴全罩式安全帽,如今感覺就像戴鍋蓋很沒有安全感,還好路上既車少又無人,我們兩人就這樣悠悠哉哉地開始我們的外島自助旅行。 第一站本來準備去爬太武山,騎到料羅港後折返,途經 82 據點,順便繞到海邊參觀,到達據點後竟然是海龍部隊 ( 成功隊 ) 小隊部,雖然只有我們兩人,但是這裡的碉堡還是有兩位志工駐點服務,為我們開燈引導我們參觀,讓我們在坑道內能順利瀏覽強上的舊照片。以前服役放假時,在左營街上經常看到穿紅短褲白色蛙...

東南歐遊記克斯蒙13天 —6/5

D5 → ( 斯 洛維尼 亞首都 ) 朱布亞納 Ljubljana → ( 克羅埃西亞首都 ) 札格雷布 Zagreb( 宿 Premier)   斯洛維尼亞 Slovenia 共和國國土面積為 20,273 平方公里,全國人口約 205 萬人,半數以上居民信仰羅馬天主教,盧比安納為首都及最大城市。係位於阿爾卑斯山尾段的中歐小國。西鄰義大利,東北有匈牙利,北接奧地利,西南通往亞得里亞海,東部和南部被克羅埃西亞。 盧比安納 (Ljubljana) 面積不到 1000 平方公里,人口也只有 30 萬人,是個很迷你的小城市,用走的就可以逛完整個城市。盧比安納河 (Ljubljana River) 流經市中心,城市往河的兩側發展。地處阿爾卑斯山和亞得里亞海之間,西接義大利,北鄰奧地利與匈牙利,它也是一個文化的大熔爐,更是斯洛維尼亞政治經濟中心,綠化率在歐洲各國來說,僅次於芬蘭與瑞典,被譽為『中歐的綠寶石』, 1991 年於南斯拉夫獨立出來, 1992 年加入聯合國, 2004 年加入歐盟,盧比安娜人口約 28 萬,是目前人口最少的歐洲首都之一,地理位置剛好夾處在維也納、布拉格和威尼斯之間,雖名氣遠不及這些大城市,但吸取了斯拉夫、日耳曼及義大利拉丁民族的不同養份,讓這座可以半天走完的迷你首都,因此融合出一種獨特的文化味道。 市區中仍保留著羅馬帝國時代的遺跡,巴洛克式建築的市政廳、 17 世紀的羅巴噴泉、有趣的三重橋、綠頂雙塔的聖尼拉斯大教堂,以及紅色的聖方濟教堂。 根據資料顯示,這裡史前時代的山丘便已有人類的蹤跡,羅馬時期成為軍事驛站, 9 世紀後有了中世紀古堡的樣子,目前見到的都是 1511 年地震之後重建, 17-18 世紀為貴族居所, 19-20 世紀前半葉則變身為監獄和軍營, 1980 年之後外觀全面翻新,有餐廳、紀念品店、展覽廳、禮拜堂及婚禮大廳,更是市民舉辦音樂會、婚宴、文化活動的場所。 這裡有幾個重要景點如下 『 中央市場 (Central Market Area) 』    聖尼古拉大教堂 (Stolna Cerkev Sv Nikolaja)    羅巴噴泉 (Robbov Fountain)    三重橋   屠夫橋  ...